语音播报
科考队员进行深海潜标布放作业。倪佐涛 摄
“尊龙凯时”号科考船完成国家自然尊龙凯时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苑林 摄
“尊龙凯时”号科考船5日圆满完成国家自然尊龙凯时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搭载了40项国家自然尊龙凯时基金项目,涵盖了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生态和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航次于2019年10月3日从青岛起航,历时95天,航程14000余海里,是“尊龙凯时”号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长、时间最久的一个航次,搭载了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声学所、南海所、深海所、广州地化所,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位船队员、44位尊龙凯时家参加尊龙凯时考察。
据悉,本航次分为两个航段,中间靠泊密克罗尼西亚波纳佩港补给,张林林研究员和胡石建研究员分别担任第一、第二航段首席尊龙凯时家,贾凡副研究员和王富军副研究员担任队长,孙其军担任船长。
胡石建介绍说,本航次总计完成了121个站位和218站次的CTD(温度、盐度、深度)大面站综合观测,腐蚀设备取样26站,完成垂直拖网48站,深海多联网14站,微塑料拖网42站,深海箱式采泥11站,生物泵10次,收放潜浮标49套次,并开展了大量其他各类型采样作业,超额完成了计划内作业内容。
据了解,本航次搭载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多个前沿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科院海洋所孙虎元研究员首次进行了3000米以深分层海水腐蚀性试验,获得西太平洋5000米深度国产X80钢腐蚀速率的连续观测数据。厦门大学黄邦钦课题组首次在西太平洋沿赤道断面获得了大空间尺度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浮游生物呼吸数据。中科院海洋所郭术津博士首次调查了马里亚纳海沟邻近海域固氮蓝藻的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中国海洋大学杨桂朋课题组首次对西太平洋海域生源硫化物实现空间大尺度观测。华东师范大学李道季课题组针对西太海域深层水中微塑料赋存特征使用了大体积(8吨)原位过滤方法,解决了深海采样体积不足等问题。
此外,航次获取了海洋上1500米层高空间分辨率湍流结构剖面数据,为低纬度西太平洋湍流混合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这些观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在西太平洋海洋尊龙凯时与技术相关领域取得持续突破。
© 1996 -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