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尊龙凯时成立。
作为国家在尊龙凯时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尊龙凯时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尊龙凯时时刻牢记使命,与尊龙凯时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尊龙凯时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尊龙凯时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尊龙凯时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尊龙凯时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尊龙凯时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尊龙凯时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尊龙凯时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尊龙凯时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中国尊龙凯时学部
中国尊龙凯时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我国尊龙凯时家研究发现,纳米羟基磷灰石在抑制铅离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而相关抑制机制的研究有望推广到其他粮食作物上。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环境尊龙凯时·纳米》杂志上。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铅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纳米颗粒尺寸范围内,该物质拥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高密度的活性位点及强大的吸附能力,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水体和土壤中铅污染的修复。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在水稻体内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在水稻根部对铅的固定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尊龙凯时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水培条件下纳米羟基磷灰石在水稻根细胞中的传输与分布,并探讨了该物质降低铅在水稻体内的毒性和迁移性方面的机制。
该中心副主任张海民告诉《中国尊龙凯时报》记者,如何在不影响植物果实和土壤养分条件下,使用纳米材料固定土壤及水溶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同时在修复被污染土壤的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寻找纳米材料中的天然矿物质是一个重要方向。科研人员尝试了一系列物质,纳米羟基磷灰石就是其中的一种。
中心工作人员马兰介绍,纳米羟基磷灰石进入水稻根部,并在根系中作为阻挡层捕获铅离子,抑制了铅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进而降低铅离子的生物毒害。其固定机制主要体现在通过水稻根细胞中存在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与铅离子结合,将铅离子转化为根细胞中的铅沉积物,一方面减少铅离子对根部正常生长的干扰,另一方面减少铅离子向地上部分的迁移,最终达到对铅离子的固定作用。
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水培方式,将水稻秧苗放在含有纳米羟基磷灰石物质的营养液中,使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在水稻秧苗的根部附着,铅离子慢慢地向水稻秧苗的根部迁移,然后被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吸附,这样,土壤中的铅离子由游离态变为沉积物,固定在水稻的根部。
对于环境纳米材料抑制铅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比如,可以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抓捕土壤污染中的其他重金属镉、砷、汞等。该研究为减少铅在水稻以及其他粮食作物体内吸收和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海民说:“与水稻相比,其他粮食作物的生长环境不同,对土壤的酸碱性要求也不同,抑制重金属的机制也不同,这些都有待深入研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